最近想搞点数据抓取的项目,结果发现IP被封得怀疑人生。这让我不得不开始研究代理IP这玩意儿,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拒绝的。谁愿意花钱买一堆不知道靠不靠谱的IP地址啊?
记得第一次用代理IP的时候,那叫一个惨烈。找了个号称"全球高速"的网站,结果连百度都打不开。气得我直接去找客服,人家轻飘飘来一句"建议您换个节点试试"。试了十几个节点,末尾发现能用的就两三个,速度还慢得像蜗牛。这钱花得真冤。
后来学聪明了,开始看评价。发现有些网站刷好评刷得飞起,清一色的五星,评论都跟复制粘贴似的。有个网站特别逗,我翻到第三页发现两条一模一样的差评,连错别字都一样。这运营也太不走心了吧?
真正让我对代理IP改观的是一次偶然。朋友推荐了个小众的供应商,价格不便宜但胜在稳定。用了一个月,成功率能到90%以上。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优质代理了,省下的时间成本可比那点代理费值钱多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测试代理IP真是个体力活。每次都要挨个验证,有时候刚测完一批,过半小时又失效了。最烦人的是碰到那种"半死不活"的代理,能连上但速度感人。有次等一个页面加载等了五分钟,末尾发现是张静态图,差点把鼠标摔了。
说到价格,水分不是一般的大。见过最离谱的,同样的1000个IP,有的卖50有的敢要500。后来发现贵的未必好,便宜的肯定不好。中间价位的最难选,得靠实测。我现在养成了习惯,新找的供应商先买最小套餐试水,好用再续。
稳定性这个事真的看运气。同一个供应商,上个月稳如老狗,这个月就各种抽风。有次赶项目deadline,代理集体罢工,急得我直冒汗。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多备几个供应商,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。
速度方面就别指望太多了。用过最快的代理延迟也在200ms左右,跟本地直接访问没法比。不过对于爬虫来说够用了,反正都是程序在跑,又不盯着看。倒是有些视频网站检测严格,速度一慢就直接封,特别难搞。
地理位置也是个坑。买的时候写着美国IP,实际可能在南美。有次需要德国IP做测试,连上去发现是波兰的,项目差点黄了。现在学乖了,重要任务一定先查地理位置。
最恶心的要数那些共享代理。表面上给你1000个IP,实际可能几十个人在用。高峰期根本抢不到资源,速度慢得想哭。独享代理贵是贵点,但确实省心。不过听说现在有些商家把共享的当独享卖,防不胜防啊。
说到客服,真是五花八门。遇到过秒回的,也遇到过三天不理人的。有家特别有意思,白天永远不在线,凌晨两三点秒回。后来才知道人家服务器在国外,时差完全反着来。
付款方式也能看出门道。只支持加密货币的大概率不靠谱,正经做生意的谁不敢收支付宝啊。不过现在好多网站都搞月付制,倒是降低了试错成本。年付打折那种千万别贪便宜,跑路了哭都没地方哭。
数据中心的IP越来越不好用了。很多网站现在都能识别出来,直接拒绝服务。住宅代理贵是贵,但通过率高不少。不过听说有些无良商家把数据中心IP当住宅卖,这钱赚得也太黑心了。
协议类型也是个技术活。HTTP的兼容性好但容易被封,SOCKS5更隐蔽但有些网站不支持。我现在是两种混着用,根据目标网站灵活切换。不过配置起来麻烦死了,经常要改来改去。
突然想起来有次特别逗,测试代理的时候连上了自己公司的内网。吓得赶紧断开,这要是不小心把公司服务器爬了,怕不是得卷铺盖走人。后来才知道是供应商的IP池混进了企业代理,这种低级错误都能犯。
说到错误,最怕碰到透明代理。用了跟没用一样,真实IP暴露得干干净净。有次就被目标网站封了本机IP,整整一周上不去。现在测试代理第一件事就是查匿名等级,透明的一律拉黑。
最近发现个好玩的,有些网站会根据IP质量动态定价。同样的商品,用住宅IP显示的价格比数据中心IP便宜。大数据杀熟都杀到IP头上了,真是防不胜防。
维护IP池看来是个技术活。好的供应商会不断淘汰失效IP,补充新的。差的基本就是一次性买卖,买完就不管了。有个小技巧,看他们IP更新频率就知道专不专业。
验证代理的网站也挺有意思。国内外的检测结果经常不一致,有的国内显示匿名,国外就露馅了。我现在是多个检测平台交叉验证,虽然麻烦但保险。
末尾说个玄学现象,有时候明明代理检测都通过了,实际用就是不行。反而有些检测不过的,干活特别溜。这东西真不能全信工具,还得看实际效果。
折腾这么久,最大的心得就是:代理IP没有完美的,只有合适的。关键看你的需求是什么,愿意花多少成本。我现在固定用三家轮换,虽然贵点但省心。毕竟时间就是金钱,与其折腾垃圾代理,不如多写几行代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