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说代理服务器慢得像蜗牛爬?别急,这事儿我熟。搞代理优化这么多年,踩过的坑比走过的路还多。今天咱就唠点实在的,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直接上干货。你照着做,明天速度就能嗖嗖往上飙。
先说连接池吧,这玩意儿太关键了。你知道为什么你的代理老是连接超时吗?八成是连接池没配好。别再用默认配置了,那玩意儿就是个摆设。把最大连接数调到50以上,空闲超时设成30秒,立马就能感觉到变化。对了,记得开启连接复用,一个连接处理多个请求,省去的三次握手时间都能凑杯咖啡了。
缓存这事儿我得单独拎出来说。见过有人把动态请求也往缓存里塞的吗?真是暴殄天物。静态资源才是缓存的真爱——图片、CSS、JS这些,设置个24小时过期时间都是少的。要是用Nginx,在location块里加个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m;,十分钟缓存就能让负载降一半。
带宽限制是个技术活。别傻乎乎地不限速,到时候被DDOS了哭都来不及。但也不能限得太死,得根据业务类型来。视频代理给个10Mbps起步,API代理2Mbps就够了。用tc命令就能搞定了,比如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tbf rate 2mbit burst 32kbit latency 400ms,这命令我用了不下百次,稳得很。
监控这事儿很多人忽视,等出问题就抓瞎。装个Prometheus+Grafana吧,免费的玩意儿比不少收费的还管用。重点监控TCP重传率和连接建立时间,这俩指标一异常,八成是网络出问题了。我习惯设个告警:重传率超过1%就发短信,保准你能在用户投诉前发现问题。
超时设置简直是门艺术。见过有人把超时设成30秒的吗?等响应来了用户早走了。根据业务场景来:内网代理设1秒,公网HTTP代理3秒,TCP代理可以长点儿,5秒差不多。别忘了设置连接超时和读写超时,比如在Nginx里proxy_connect_timeout 3s;proxy_read_timeout 5s;这两行配置能帮你省下不少服务器资源。
负载均衡不是简单轮询就完事了。最少连接数算法比轮询聪明多了,会把请求发给当前连接最少的后端服务器。要是用HAProxy,backend里加个balance leastconn,立马提升吞吐量。健康检查也得跟上,每分钟检查一次后端服务器状态,挂了的自动踢出集群。
压缩这事儿性价比超高。gzip虽然老但好用,对文本数据压缩率能达到70%。在配置里加个gzip on;gzip_types text/plain application/json;光是JSON数据就能小一大截。不过注意别压缩图片和视频,这些本来就压缩过了,再压缩纯属浪费CPU。
DNS解析是个隐藏的坑。代理服务器做反向解析时要是DNS慢,整个请求都跟着慢。建议把代理服务器的DNS缓存搞大点,比如把/etc/named.conf里的max-cache-size调到256MB,缓存时间设为3600秒。有条件的话自建个DNS服务器,用unbound或者dnsmasq都行,解析延迟能降一半。
TCP参数调优是进阶玩法,但效果拔群。把net.ipv4.tcp_fin_timeout从默认的60秒改成30秒,能快速释放连接。net.core.somaxconn调到2048,应对高并发更从容。这些内核参数在/etc/sysctl.conf里改,改完sysctl -p生效,服务器性能立马提升个10%不是问题。
末尾说说硬件,虽然像是废话但真有人忽略。SSD必须上,读写速度比机械硬盘快十倍不止。内存越大越好,32GB起步,代理服务器很吃内存的。CPU倒是不用太追求顶级,多核比高频重要,毕竟代理服务都是IO密集型而不是计算密集型。
对了,突然想起个事儿。有些服务商像快代理提供的智能路由功能确实不错,能自动选择最优线路。不过就算用了这种服务,上面说的优化点还是得做,底层优化才是根本。
日志记录也得聪明点。别记一大堆没用的,专注记录请求时间、后端响应时间和HTTP状态码就行。日志轮转要设置好,免得把磁盘写满。每天分析日志里的慢请求,找出瓶颈在哪里,持续优化才是正道。
说到末尾,其实代理优化就是个不断折腾的过程。今天调个参数,明天改个配置,一点点挤性能。记住别一次性改太多配置,不然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儿的锅。一个一个试,效果好的留下,没用的滚蛋。
其实还有好多小技巧,比如用HTTP/2能减少连接数,开启TCP Fast Open能加快握手……不过说得太多你也消化不了。先把上面这些落实了,保证你的代理服务器性能能上一个台阶。到时候记得请我喝咖啡啊。